

第440章: 將帥不和
胡軫沒有親自去迎接呂布、華雄,而是等在大帳裡等待他們來見自己,就是想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樹立自己的威風,沒想到剛一見面就碰了一鼻子灰,立即就感到了呂布、華雄等人對自己的輕視。
胡軫陰沉著臉,眼光緩緩地掃過呂布、華雄等將領,滿腹的怒火直往上湧。越是無能的人,越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他的鼻子冷冷地“哼”了一聲,眼看就要發作。
“大都督,兩位都督大人的兵馬已經安置妥當,請問大都督還有什麼吩咐?”就在胡軫即將發作的時刻,他的佐軍司馬王於連忙上前說道,一邊說,還一邊向胡軫使眼色。
胡軫當然明白王於的意思,立即冷靜下來,知道現在不是發火的時候,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臉上也換了一副表情,難得地露出了笑容:“各位將領一路辛苦,那些虛禮不講也罷。”
胡軫擺了擺手,讓呂布、華雄分坐在他左、右兩邊的首位,而讓他們手下的將領隨便地分坐在大帳的兩旁。他這樣一排位,呂布、華雄就成了胡軫手下的兩位大將。
“各位將領,逆賊孫堅兵敗汝水河之後,其賊心不死,並不甘心失敗,他再次糾集荊楚殘兵五萬多人向北推進,目前屯兵於梁縣陽人聚,企圖西叩伊闕關,從而進犯洛陽。”
胡軫的目光再次掃過所有的將領,眼神中透著高傲和自負,特別是看到呂布和華雄的時候,嘴角邊似乎還掛著一絲嘲笑。他不經意地“哼”了一聲,冷冷地笑了笑。
“本大都督奉相國大人之命,此次率領眾位將領討伐孫堅逆賊,只要各位將領盡心用力,必定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孫堅逆賊乃本大都督手下敗將,不堪一擊也。如有哪位將領取得孫堅首級,本大都督定當上報相國大人,為其請功。”
中元3191年(漢獻帝初平二年辛未,公元191年)2月,呂布、華雄的隊伍到達梁縣之後,胡軫召集部下所有兵馬,在梁縣廣成聚舉行誓師儀式,聲討叛逆孫堅,鼓起兵卒士氣,揚言要斬下孫堅首級,把孫堅的隊伍趕出梁縣。
此次大戰,胡軫也是志在必得。去年底汝水河大敗孫堅,董卓雖然重獎了徐榮和胡軫,可是私底下人們卻議論紛紛,仿佛胡軫是沾了徐榮的光,撿了個大便宜。胡軫心中不服,所以這次自己領兵作戰,一定要大敗孫堅,挽回自己的名聲。
胡軫之所以要搞這麼個聲勢浩大的誓師儀式,就是要向天下人宣示,此次討伐逆賊孫堅,他胡軫才是主帥,此次戰役的一切勝利,都是他大都督胡軫的功勞。
他的充分的理由相信,此次進攻孫堅一定會凱旋而歸。因為孫堅現在的部下,幾乎全部是上次戰鬥逃跑的殘兵,他們已經見識過西涼軍的厲害,當他們再次遇到西涼軍時,只能是望風逃竄。
然而,胡軫的豪言壯語並沒有激起西涼將士的決死之心,反而引起許多部將反感。不僅呂布、華雄沒有為之動容,就連他自己手的將領,也沒有幾個人為之喝彩。
胡軫有多大的能耐,他們的心裡非常清楚,跟著胡軫搶劫,他們倒是非常積極,可要是跟著胡軫打仗,大家都有點提心吊膽,聽著他這些不著邊際的話,大家的心裡更加沒底。
呂布陰沉著臉,心裡卻一陣陣冷笑。雖然他不知道孫堅如何的英勇善戰,可是孫堅兵敗之際,卻沒有據城自守,仍然敢於率兵前來迎戰,就知道這個孫堅不是等閑之輩,胡軫決非對手。而自己卻要跟著這個狂妄的家伙去迎擊強敵,心中不由得有些悲哀。
華雄則根本沒有聽進去胡軫在說些什麼,他一門心思在回想張半仙的話。雖然他勇不懼死,可是一想到自己霉運當頭,華雄就有些心煩意亂,哪裡還有心思去打仗?
誓師儀式結束之後,西涼大軍開始向南進發,准備攻打陽人聚。作為先鋒,呂布率領一萬多騎兵走在最前面,行軍途中,宋憲、侯成、魏續等幾個將領跑到呂布邊上,與呂布並馬而行。
宋憲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都督大人,胡軫無德無能,僅僅跟著徐榮撿了個便宜,就位居大人之上,想來心中就不舒服。如果此次打敗孫堅,將來肯定更加猖狂,哪裡還有我們兄弟的出頭之日?”
侯成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我們兄弟還會有出頭之日嗎?想那徐榮,先敗曹操,再敗孫堅,一年之內兩戰兩捷,試問西涼將領中哪個有此功績?然而卻因為徐榮不是西涼人,到頭來只是與久戰無功的胡軫同樣封了個大都督,怎不令人寒心?”
魏續看到呂布不說話,便淡淡地說道:“西涼大軍本來就是西涼將領的天下,他們自成一體,排擠外人,這也正常。徐榮乃幽州人,只是因朝廷征伐西羌而並入董卓軍,至今已數年矣,尚不被涼州系接納。我們剛來不久,大家也不要想著建功立業,能保住現在的位置就不錯了。”
徐榮自屯戍滎陽以來,全殲曹操,大敗孫堅,武功赫赫,實屬董卓帳下第一人。然而因為徐榮不是涼州人,他雖然功高名顯,卻賞賜不厚,確實也令西涼軍中那些非西涼系的將領們寒心。
尤其是徐榮大敗孫堅數萬兵卒之後,西涼軍中無數將領因為嫉妒徐榮功績,屢屢出言構陷,迫使徐榮不得不選擇屈意違心,忍住一腔忿恨,有功不敢報,把大部分功勞讓給了胡軫。
“唉……早知今日,當初還不如去投奔驃騎將軍。”侯成長嘆一聲,苦笑著搖了搖頭:“聽說驃騎將軍手下將領來自四面八方,既有郡國官軍,也有黃巾降將,甚至還有不少的山賊、土匪,然而驃騎將軍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大家不分彼此。張揚、張遼、高順三人剛去不久,就統領一個騎兵大隊,一舉全殲為害河東郡的匈奴騎兵,天下聞名,何等地威風、愜意!”
呂布無奈地笑了笑,笑容中帶著些許苦澀。當時驃騎將軍派張靈找丁原點名要呂布等將領,可惜丁原不放人,要不然,他們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步光景,還得聽眾胡軫的指揮。
“唉……自從我們投靠相國大人以來,基本上沒有帶兵打仗的機會,只是讓我們去挖掘皇室陵墓,使我們落下千古罵名。相國大人對我深懷戒心,凡我出行,處處皆有制約。若不是我努力經營,投其所好,今日哪能饒幸求得來一次帶兵打仗的機會?”
呂布當然明白宋憲、侯成、魏續等人的心思,眼看著張揚、張遼、高順這些昔日的同事建功立業,名揚天下,他們的心裡都有些酸溜溜的。而現在還要他們去給無能的胡軫打先鋒,更是讓他們難以接受。然而胡軫是董卓的親信,呂布也不得不給他幾分面子。
“兄弟們,雖然我也不喜歡胡軫,但此次出兵攻打孫堅,卻關乎我們未來前途。如果能夠戰勝孫堅,我們則可憑借軍功,逐漸取得相國大人信任,從此可以單獨建軍。如果敗了,我們也許再也沒有領兵打仗的機會,並州騎兵恐怕就要並入西涼騎兵之中了。”
“也不盡然。”魏續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去年底徐榮為帥,胡軫為將,全仗著徐榮打了勝仗,相國大人卻重獎了胡軫,僅僅安慰了一下徐榮而已。如今胡軫為帥,都督為將,即使打了勝仗,重獎的仍然是胡軫,我們恐怕連個安慰也撈不著。”
“我何嘗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相國大人最相信的,還是西涼將領。”說道此處,呂布輕輕地拉了拉馬韁繩,讓馬走得快了些,離開身邊的親兵一段距離後,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嘆……只不過事已至此,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這有何難。胡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上次率領數萬步騎奔襲魯陽,卻眼睜睜的看著孫堅入城,真可謂無能至極。國相大人之所以繼續用他,無非是因他靠著徐榮打了個勝仗而已。如果胡軫今次再敗,大家都會知道,上次的勝仗全靠著徐榮,縱然董卓如何愛護涼州老將,大敵當前之時。也不會容忍胡軫一敗再敗!”
宋憲回過頭來,朝著侯成、魏續詭異地笑了一笑。自從加入西涼軍隊,他們受到的只有冷眼,早就對這些西涼將領心生恨意,他才不會為了胡軫去衝鋒陷陣,巴不得他大敗一場。
“如果胡軫再次戰敗,而都督大人則能及時收攏敗兵,反戈一擊,大破孫堅,天下人就會看重我們並州騎兵的戰鬥力。到那時由不得相國不罷免胡軫,命令都督大人掌管南線數萬兵卒。”
“這……”呂布猛地一楞,不由自主地拉住了馬韁繩,幾個人停了下來。呂布把他們三個人打量了一番,見他們似乎都同意宋憲的想法,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如此為了個人恩怨,置數萬大軍性命於不顧,我於心何忍?”
魏續朝呂布拱了拱手,朗聲說道:“都督大人仁義,乃並州騎兵之大幸。然而胡軫若是大敗,該有多少將士傷亡?都督大人若是籌劃妥當,雖敗於孫堅,亦能確保大軍不失,搶救大軍數萬將士,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
自從呂布決定投靠董卓的那一刻起,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半點的婦人之仁,他更不會為了西涼將士的生死而於心不忍。他之所以這樣說,只不過是想借宋憲、侯成、魏續等人的口,說出他自己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