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 胡漢一家明日花
在當場釋放了迷圖與秦陣之後,我又細細詢問了此次叛亂與平叛的緣由與經過。
結合龐柔和戲君送來的情報,我可以認為迷圖確實是受到了其他羌人部落的脅迫,而戲君與郭嘉經過分析情報,再次驗證了之前他們的那個推論:這件事情所有的線索,確實都隱隱指向了石澈。
但是秦陣告訴我,他在宴請各部落的酋長時,順手一刀將這名聯軍的軍師劈成了兩半……
但他最後又補充了一句,其實他用了不止一刀,石澈手中一柄鐵脊蛇矛也有相當的造詣,可惜當時他殺得興起,所以沒有留力。
想像中兩名穿越人物的終極對決,便在不知不覺中劃上了句號。
-
兩天後,大朝會。
“中華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威武王詔曰:
涼州諸郡羌胡,不以中華恩寵為意,竊自反亂,糾集部族八萬余眾,劫掠郡縣殘殺吏民,妄圖重回舊漢之時。所賴州郡同心,將士齊力,四旬而平此亂。為嘉獎有功之士,今有此詔。
安國公迷圖,雖受賊脅迫,屈從作亂,然終非本心,因其未有大害,削食邑兩千戶,賜洛陽府邸,河南諸縣良田千畝,二子並入王宮為侍。
虎豹飛軍第二營營長、中將秦陣,奉命潛入敵後,瓦解羌胡聯軍,親斬敵酋一十二人,增食邑兩百戶,合計一千戶。
虎豹飛軍第十營營長、中將呂布,率軍去洛赴涼,援軍有功,增食邑一百戶,合計八百戶。
虎豹飛軍第三營營長、上尉黃忠,中央步軍第四營營長、中尉麹義,同討敵軍有功,各封關內侯,並升銜一級。
涼州刺史龐柔,察敵先機,應對迅速,處置得當,增食邑兩百戶,合計七百戶。
漢陽太守胡昭、武威太守毌丘興、金城太守傅干,指揮本郡兵馬平叛得當,各封關內侯,食邑百戶。
京兆尹、虎豹飛軍第八營營長、中將高順,以三輔精兵援涼有功,增食邑一百戶,合計一千戶。
張掖太守段煨、武都太守溫恢、安定太守孫香、右扶風太守張範、左馮翊太守鐘繇、河內太守橋瑁、河東太守王磊,調遣兵糧,均有功績,各封關內侯,食邑五十戶。
其余各縣令長、各部官吏,以功績各有封賞。此詔。”
尚書台專司文書的薛夏將這一篇不算太長的詔書宣讀完畢,向我一躬後退回了自己的坐席。
迷圖、黃忠、秦陣等恭聲道:“拜謝王上,王上萬歲!”
“先別急著謝,”我在王位上正襟危坐,緩緩在大殿中掃視了一眼,“這道詔書是本王與法院、兵部、吏部、戶部長官共同商定的,眾卿若有異議,便現在提出修改,尚書台稍後便要印發各州了。”
殿中官員無論大小,幾乎異口同聲地應道:“王上英明,臣無異議。”
但我畢竟是個開明的君王,於是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
當然還是禰衡,他收回了剛剛還在掏耳朵的小指,稍稍端正了坐姿:“禰衡僭越,提一個與都察院事務無關的事情,請王上與諸位同僚不妨一聽。”
我微微抬高了下巴:“禰院長請講。”
“朝廷一意在涼、並二州推行胡漢一體的國策,給予羌胡異族的待遇不可謂不優厚,但據地方官府所報,他們不僅毫無感恩之情,而且依仗朝廷的優待,每每欺凌漢人,胡漢之間有了紛爭,一縣法院甚至小郡法院往往不敢專斷,這便失了律法的本意。”禰衡掌握著天下各縣都察院的消息,其在新朝範圍內的耳目,比起戲君有過之而無不及,“經過涼州此次大亂,更暴露了這項國策的不足。舊漢時並涼邊軍,雖亦有羌胡,然漢胡步騎,互不統屬。而中華新立之後,以胡漢相雜而設邊軍,本意是為了增強戰力,然卻不知胡漢之間的差異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消除,胡人好勇鬥狠,不通禮儀,不講忠信,更不恥恩義,即使短時懾於勇武而稱臣,但絕不會心悅誠服,只要太平稍長,往往便滋生妄念,引以為邊疆大患。”他深深地看了看迷圖一眼,毫不避諱。
雖然禰衡的年紀足夠給他當兒子,但這一眼望去,迷圖竟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禰衡所說,雖然句句說的都是朝廷、國策,但誰都知道,這是我當年欽定的事情。如今事實證明了胡漢聯軍在羌胡叛亂時幾乎自廢武功,他只不過給我稍稍留了些面子。
“正平所言,大致無錯。”邊郡出身的賈詡出聲表示贊同,“想要讓胡漢之間毫無芥蒂,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完全不能否認,因為我比他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中國歷史知識,雖然遠遠稱不上詳細,但無數王朝與人們的血與淚,都在告訴我一個血淋淋的事實:所謂“民族融合、親如一家”,其過程是多麼的慘烈!
殿中有許多這個時代智計一流的知識分子:賈詡、程昱、王烈、荀彧、荀攸、禰衡、曹操、田豐、沮授、楊修、諸葛瑾、毛玠、司馬懿、陳登、陳群、魯肅、崔琰、陳琳、郭嘉、戲君、法正……但我相信,他們未必會比今後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中所有的人類都聰明。
一千八百年,數十個大小王朝,數以百計的君王,數以萬計的名臣將相,他們之中不缺少聰明絕頂的政治家,卻從沒有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面前這些人同樣無法解決。
何況……即使在前世的夢想國、希望國,民族衝突問題同樣不能忽視。
所以,不要指望我能解決。
於是我做出了妥協:“正平的意思……是希望恢復舊漢時胡漢分離的邊軍政策?”
“是,”禰衡抬頭看我,“而且……要減少常規時期的羌胡士兵。”
我緩緩地點了點頭,放棄了這項當初自己親自擬定的國策:“請公達與兵部眾卿辦理。”
荀攸微微拱手:“遵命。”
“眾卿之中不乏學富五車的博才之士,都知道聖人以聖德感化胡虜,但當今之世,胡漢積怨匪淺,聖人又只是傳說之中的人物,朝廷該如何管理境內的各族胡人?”我最後還是拋出了這個難題,“不要告訴本王恩威並施這種廢話。”
程昱笑道:“但歸根結底,確實只有這四個字才是正道,無恩則無法攬其心,無威則無法煞其意,恩威並施,自古如此,別無他法。”
其余眾人紛紛點頭。
我只好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