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5章 昏君奸臣苟合生十年之功盡遭毀(五)
兩兄弟竟能隨心所欲,已能純熟地控制各自情緒,做到收放自如,與自己的音波功猶如合二為一,仿佛看到自己元神出竅,親自衝鋒出去,將強敵大敗,對手落敗毫無招架之力,亦不必浪費多余的內力,止聲收力,調運真氣回體內,百感舒泰。
李嘯雲還是不肯容忍多次被此人凌辱之恥,提劍上去,趁其被重挫暫不能恢復之時給他致命一擊,李吟風心慈仁義,一覺身旁衣袂聲不絕,赫然吃驚,哪敢怠慢,使勁地蹬地躍出,拔刀在手擋下弟弟。
“鐺!”第一聲響,金鐵交鳴,火星直濺,在黑夜中陡然一亮,相互看清了對方的模樣,轉即這眨眼即逝的光亮也消失而去,已是一片黑漆。
“李吟風你干嘛阻攔我?”李嘯雲氣喘如牛地痛罵。
“他既已落至慘敗,何必趕盡殺絕?得饒人處且饒人,小龍,念在我們兄弟二人的情義上就饒他性命吧?”李吟風倒不是一時糊塗,竟為一個十惡不赦之人求情,而是他不願再見殺戮,血腥慘烈的情景,反而多增弟弟的惡業。
二人在這電光火石間,各自被反擊之力震退一步,李吟風以身相擋,盡將仁來鳳殘敗的身軀擋在他身後七步之外的地方;李嘯雲就算習練成夜能視物的異能,半步不得前進,一切都被大哥阻滯。
“此賊惡貫滿盈,罪不可恕,你若是放他一條生路,他日必定遭到報復,到時候惹火燒身,對於這等不知悔改之徒唯有殺之免絕後患。”李嘯雲冷峻不禁地恨道。
“弟弟你錯了,不是所有惡人都必殺之就能換武林一個太平,試問他也不過是你手下竭心盡力的幫手……”
“夠了,什麼時候你變得婆婆媽媽?這種人你都要救,可見你愚昧不覺,糊塗透頂!”
“是,做大哥的我本就別無長物,甚至連做人處事都遠不及你,但你都能重新做人,為何就不能給他一個機會,若說這天下最窮凶極惡之人都該死,你我皆該下黃泉。”
“好,今日你終於說出心裡話,是不是覺得你將我勸悔正途之後,功德無量,還是說根本就是憐憫同情我,這天下真正該死者不是這種人,還能是誰?是兀術?是趙構?還是岳飛,韓世忠?”
“若什麼恩怨都以快意恩仇解決,天下將永無寧日,好比你窮兵黷武的父王兀術,他一生在我漢人眼中就是罪大惡極的狂魔,可卻是女真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事無絕對,換而言之呢?岳飛岳大哥數次重創強虜,打得金人無不聞風喪膽,想必也恨之入骨,所以才不惜要置他於死地,如是殺一人兩人就能換天下太平,這天下也不至如此動蕩不堪!”
“想不到我的好大哥居然幡然醒悟,看似愚鈍顢頇,其實是大智大勇、普度眾生的活菩薩,也就是你這等優柔寡斷的性格,造就了你一事無成百不堪的現狀,悲哀至極,今日你阻攔也好,苦口婆心地勸悔也好,抑或是袖手旁觀,此人我非殺不可,我可不想麻煩不斷,再陷入被當作提線木偶一樣使喚!”
“小龍,你造的殺孽還不夠麼?難道要將所有與你有過節之人都殺得一干二淨方能罷休?那樣你豈不是與他們一樣?”
李嘯雲不屑反駁,忽地就是朝李吟風擊出一掌,這掌沉綿溫厚,看似毫無霸道凌厲,卻能令他不禁招架抵御。
李吟風突感面目之間冰冷寒澈的勁力撲至,肅然一驚,側身朝左避開,實沒想到弟弟行事還是一如既往地狠辣,不聽任何人勸慰,照此下去,只怕他會貪念殺意更甚,成為一個嗜血成性,殺人如麻的大魔頭。
就在李吟風側身而避,出於正常人一遇危急關頭,首先設法自救的心態之時,李嘯雲早有預料與打算,趁著大哥不能分身暇顧,右手在左掌下交叉刺出一記“飄雲穿雪”,這招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任大哥身負奇技也措手不及,一道冰冷的劍氣兀地直刺過去,就如破帛敗革一般輕松自如,仁來鳳連哼也沒哼出聲,就一命嗚呼。可嘆可凄,唏噓可笑,一代高手竟然這般不堪一擊,試問天下第一這個地位也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就能坐上的,都說高手皆寂寞,而且稍有疏忽大意就會被取而代之,仁來鳳或許這幾年來過於自滿,年已老邁,未能企及更高的境界,所以自然被李吟風、李嘯雲二人聯手擊敗,也真正應驗了那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
李吟風恍然驚駭,身子還未正立站穩,只聽到一聲破空凌厲之響就已斃命,痛惜愧恨,怒斥道:“你真要殺盡天下人方才甘心,那為何不直接殺了我,大哥以死換他性命,這一切也就太平了。若我不能救贖你,還怎談救蒼生萬物於水火?”
“李施主心系天下蒼生,普度眾生,實乃菩薩心腸,阿彌陀佛!”一聲佛頌驀地響起,似乎在二人跌宕起伏的心裡之間有種平息氣怒的安謐。
李嘯雲又驚又喜,停住手上的寶劍,不再與大哥激鬥,朝著少林眾位高僧參拜行禮:“方丈大師,想不到你們還活著,我還以為……”
本悟身置最前,意志索然地走近過來,長吁短嘆道:“貧僧等人學藝不精,合數人之力卻不是惡廝對手,幸在只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卻沒有危及性命,承蒙李施主關懷,我等無礙。”
李嘯雲心間的愧憾感得到寬慰,但恨憤之氣依舊不減,又道:“方丈等人無事就好,此賊已被我就地正法,從此江湖之中再無橫行之人,既得太平安寧。”
“阿彌陀佛,施主這又何苦?一惡既除,再生一惡,施主的兄長苦心造詣相勸極是,若是人人有仇有怨都仗劍殺之,江湖何來寧日?冤冤相報何時了?李吟風施主心慈仁義,實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不惜能原諒你以往所做所為,為何還執迷不悟?”
李嘯雲驚色地問道:“方丈這是何意?我為你們報仇,你們卻反指責我的不是,難道說當年所結恩怨還未化解,此刻首惡已誅,欲要開始清理我這個少林余孽?”
本悟搖首嘆道:“施主不必驚慌,我等此刻若是負氣鬥狠,尋挾滋事,萬不是你對手,只是念在天下蒼生萬物與武林前塵設想,在此不惜點醒施主,你與佛門有緣,因心智迷失,被人蠱惑做下不少錯事,卻又因徜徉迷茫為民除害,大義滅親,功過相抵,雙手卻沾滿鮮血,業障心魔甚深,如是還不回頭,唯恐成為第二個‘仁來鳳’”
“方丈的意思是讓我放下恩怨,不再過聞江湖之事?就算我此刻逃到天涯海角,認賊作父,身為金國兀術義子的身份依舊還在,哪怕隱姓埋名,躲至天涯海角,世人無不痛恨切齒,叫我如何能安心放下?天下之大,唯有沉淪方能解脫,最後死在武林正道人士合力殲滅之下,也算不枉此生。”
本悟深深地嘆道:“施主此言差也,持之自然放不開,若真正欲得淨土,必先徹底放下,或許此刻的少林寺也被天下尚有血性之人嘲笑、諷刺,甚至罵聲一片,說我等空有其名,卻貪生怕死,對金人暴行殺戮視而不見,未加阻止,更有人唾罵不已,說我們寧可淪為胡虜奴役,空無天下第一大門派的膽魄與氣勢。世說紛紜,哪能一概而全?所以,施主放下吧?”
李嘯雲愈聽愈心境起伏跌宕,問道:“如何放下?遁入空門,潛心懺悔?這樣就能消減我身上的罪業嗎?這樣就能讓武林安寧了?然,諸惡還在,我不過殺了一個真正惡魔之下的爪牙而已,你們少假惺惺地借助偽善正義的名號,想將我困於此處!”
李吟風沒想眾人好心相勸還是未能勸悔他,深感痛凄,大聲喊道:“小龍你就醒醒吧?不是所有不快都以武力解決,孤翳獨行只會令人喪失心智,徹底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回頭吧?”
“哈哈哈,我究竟做錯了什麼?這個要我反省,那個恨不得殺我報仇,就算委身曲於佛門,我依舊永世不得安寧,何來淨土?廢話少說,成為魔鬼奴役下的殺人工具也好,成為人皆唾之的惡魔也罷,李嘯雲別無出路,三日後,我要與李吟風決一死戰,秦檜等人之事我萬般推崇,因為他是為我大金與大宋效力,唯有此法才能真正化解宋金兩國之間的仇恨。”
“你……你簡直行事亦正亦邪,不可理喻,起先還為秦檜等流所做所為橫加阻攔,不惜一切也要保精忠報國的岳元帥一命,此刻怎麼背道而馳,反而傾向秦檜等人?如此喜怒無常,癲狂不義,就不怕……”
“不怕什麼?至始至終我就一個目的,那就是報仇,仁來鳳不過是妨礙你我之間的絆腳石而已,與你合力處之,是要令你安安心心地與我公平對決,我不過是在欺騙你,難道你還沒有看出來嗎?傻大哥啊,秦檜也好,岳飛也罷,縱有回天之能,你也無能為力,還是安安心心的了解我與你之間的恩怨吧?勝了我之後,你大可前去將兀術殺之,但殺了一個他,說不定還有成千上萬個兀術相續而至,此事唯有妥協議和方才能換取天下真正的太平!”
“不……不可能!你的意思是說,岳大哥必敗無疑?而秦檜等人如願以償,這,這怎麼可能……”
“善哉,善哉!國之大事,紅塵方外之人不便插嘴,不過可還仍不願放下屠刀,回頭是岸,貧僧等人也無可奈何,與之作對,只會枉送性命,如今心灰意冷,即刻回少林寺於佛祖面前靜心悔過,以減罪孽,施主若是有朝一日幡然頓悟,少林寺的大門隨時為你大開方便。告辭!”連本悟等人都對李嘯雲束手無策,紛紛離去,就算此刻強行武力制服,免不了又是一場血腥場面,此時不能單憑意氣用事,他的過錯自有其兄李吟風處置,想必一定能換武林一個最為滿意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