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收復山河空嘆惋,丹心碧血永長傳(四)

   李吟風也得知這個消息,悲憤痛戚不已,他行事不加考慮,為救岳飛性命,什麼也不顧了,一心想單刀劫獄,免除岳飛的殺身之禍,卻被畢雅涵以身相擋。

   畢雅涵抱愧,雖及時阻止了一十二道金牌,但終究還是不能力挽狂瀾,千古奇帥能有今日遭遇,一半之過皆因自己規勸不力所致,痛哭流涕地勸道:“岳元帥此刻在防守嚴密的大理寺,視為重罪,無人不為其擔憂,但朝廷奸邪之人更視為心腹貽患,非致他一死不能甘休,風哥你單憑一時悍勇前去,無疑置身龍潭虎穴之境,非但救不了元帥,還會被亂刀斫之,難道你就忍心拋下我孤苦伶仃一人獨活世間?讓我們的孩兒從小就沒有父親?”

   “孩兒?小龍的遺嗣既是我的孩兒,他一生作惡多端,雖被我所殺,他的骨血卻是無辜,我自然視為己出,絕不禍及下代,然,岳大哥危在旦夕,我若坐視不理,怎對得起當年同生共死的誓言,更何況他乃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身遭大難,我怎敢視而不見?”

   “不是侄兒,我是說,我們自己的孩兒!”畢雅涵平和冷靜地說道。

   李吟風赫然激動,不知是喜是憂,或許喜的是自己就快生為人父,而一直忙於事務,卻不知畢雅涵也有孕在身,這是喜從天降;憂的是此刻多了份擔憂,一心為國也要分擔在她們母子身上,當然不能像以往一樣做事衝動,不計後果的莽撞胡來。“涵兒你居然……多久了?怎麼不早些告訴我?”

   “我若是早些告訴你,定會讓你分心暇顧,難以潛心竭誠為國事操勞,如今我見你前去相救岳飛,非但救不了他,反而自尋死路,傷心痛楚不已,所以才……”

   “我明白,一直以來謝謝你的不離不棄,但是我心有不甘,大哥有難,卻束手無策,只恨自己不能解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蠻撞胡來並非明智之舉,你義父深得皇帝信任,又賴以重用,雖閑置頤養,卻多少還能幫的上忙,不如前去相求於他,以他與岳飛的交情,說不定為其洗脫怨名!”

   “對啊,義父最是敬佩大哥的,以他的名望與功勞,皇帝說不定會念舊情,從而饒過大哥!多謝涵兒的分憂,你好生在家修養,我即刻去求義父!”李吟風正興致衝衝地出門,卻又停頓下來,回首含情脈脈地對畢雅涵道:“多謝涵兒提醒,有你相伴,我今生今世何求無憾?你既有孕在身,還有從善年幼,得需有人照顧,在家安心靜養,其他的事都交給我來處置。”

   “你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能意氣用事,我……不想你有個三長兩短的,即將要做父親之人,凡事都要小心謹慎才是,我可不想我們的孩兒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畢雅涵再三叮囑他小心,身處亂世,能有多少人能像他二人兩心如一,不分彼此。

   李吟風堅毅地臉上帶著如沐春風般的微笑,朝著臨安韓帥府去了。

   韓世忠也為岳飛之事急得心緒不寧,以前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疑難困惑都能與心竅玲瓏的梁紅玉一同商議對策,自她為國捐軀,足足已有六年之久,每當想起過往不由唏噓怨嘆。一遇這麼大的事,舉國悲憐,無人不為岳飛深感不忿,滿朝文武百官卻又忌憚高宗龍顏不悅,秦檜等人權傾朝野,只手遮天,誰也不敢站出來鳴冤叫屈,為正義相求放了岳飛等人,已是迫在眉睫,為之焦頭爛額,苦於無人與自己商奪怎生施救良方,趑趄怨嘆。

   一見義子前來,喜出望外地相迎,李吟風干冒天下之大不韙苦勸韓世忠挺身出面,為岳飛等人洗脫罪名,為道義正氣挺身而出。

   每日早朝面聖,秦檜等人使盡手段,就算屈打成招亦未能確立岳飛所犯何罪,以死處之,就連許多意志不堅,被利欲熏心的忠烈武將也被秦檜等流利用收買,畏懼屈服於他們的淫威之下,甘心昧著良心加害一代忠良,如張浚、楊沂中、王貴、王俊等沙場上個個為國殺敵,忠心耿耿,卻一入朝堂,膽怯怕事,被其慫恿蠱惑,倒戈反陣。實令人齒冷。

   高宗還是為處置岳飛及其屬下一事危坐高堂,秦檜等流,如萬俟且用盡酷刑,威逼利誘,妄加罪名,在朝堂上屢指岳飛所犯罪行,韓世忠聽了,也覺這些不過是無中生有、栽贓嫁禍、巧取名目,真如一句話所言那樣:妄加之罪,何患無辭!看來他們非致岳飛等這樣精忠報國之士於死地不可。

   韓世忠據理相爭,對證公堂,與秦檜公然叫板,責問他諸多關於岳飛身犯罪行可是經過再三查證得出,秦檜都能一一解答,還有王貴、王俊等一些“岳家軍”舊部的指正,不可謂煞費苦心,但韓世忠都能應付自如,當著高宗趙構與眾多沆殛一氣的奸佞小人分庭抗禮著。無論出於私心交情,還是天下百姓的呼聲與安危,關乎著大宋江山社稷穩固,他以死相勸趙構放了岳飛,在文武百官面前痛哭流涕,伸出雙掌以示眾人,就連高宗趙構也為之慚愧哀憐。

Advertising

   韓世忠所為大宋征戰二十六年,建功至偉,殺敵無數,妻子梁紅玉也戰死沙場,但他不曾向朝廷請功邀賞,就連解除他身上的兵權也毫無怨言,甘願充當一個閑職的樞密使在杭州西湖畔安心靜養,從未恃寵而驕,是大宋最為忠心、放心之人,高宗引以為諸位的垂範。

   當他將那雙殘缺之手展示在眾多人面前時,整個大殿之內一下沉寂無言,為之震動,他雙手十指在與金人艱苦卓絕的廝殺中只余四指,左一右三,無人不為之感到慚愧,看上去格外慘凄,不由憐憫,韓世忠遠不及岳飛有雄韜偉略,甚至連與敵對陣之中,也是單憑著一片忠誠,奮不顧身地為大宋效力賣命,所以才深得趙構的感動,屢次秦檜等欲以加害於他,一是岳飛以命擔保,二來,趙構拒絕,念在韓世忠多次解救自己於危難關頭,他的皇位才得以保留,才能安然無恙地坐在現在的位置上巋然不動,看著韓世忠居然不惜為了岳飛,將他本人的缺憾與顏面盡數放下,那雙手所剩的余指也近似殘廢,根本就不能伸展自如,每每見之,無不錐心而痛,但即為金人的屬國,達成和議,怎能輕易放過岳飛,何況金人非致岳飛於死地不可罷休,作為一國之君,他已無退路。

   秦檜冷酷無情,繼續向眾臣列舉岳飛所犯諸多罪行,其實都是無關痛癢,妄加之罪而已,根本不足具備說服力,最後以一個“莫須有”定罪,韓世忠悲憤地嘆惋:“莫須有三字何以令天下信服?”此事高宗也未加定奪,看來此事已是不可挽回。

   韓世忠求情告敗,已是無能為力,既不能對抗朝廷,又不能不顧一世英名,奮不顧身地搭救岳飛脫離困厄,唯有心灰意冷地哀聲怨嘆,整日閉門謝客,從此不再言兵。

   李吟風沒想岳飛之事迫在眉睫,就連義父韓世忠也束手無策,唯有自己一意孤行,哪怕拼盡性命也要搭救他不受刀斧斫殺之苦,於腊月二十七日深夜,悄身潛入防守嚴密的大理寺。

   以李吟風的身手,對付守備森嚴的大理寺,如同登堂入室,輕而易舉,順順當當地到了大獄之外,沿途也深厚的內功,巧妙的手法擊暈了數名獄卒,倒也沒有取他們性命,雖說這些都是萬俟卨安排的人手,但也是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救人要緊,不便節外生枝,引來麻煩。

   本以為一切都如想像中那麼輕易,即刻就能將岳飛從死囚中救下來,門口兀地閃出一名獄卒,他一臉冷酷肅然,挺身站直於門口中央,手中提著一柄單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看樣子免不了一場廝殺,李吟風前來未敢帶兵刃,興許是怕牽連了義父韓世忠,他已經盡心盡力,最後舍棄顏面相求皇帝,亦不能相救岳飛,但他也算是仁至義盡;另一方面,攜帶兵刃劫獄,事跡容易暴露,更是死罪,不是李吟風自己小覷大理寺的防備,以他本人的狂傲,以及心地淳善正直,對付幾名小小的獄卒,何必非要殺人不可?

   驚猶未定之時看來免不了要打鬥一場,想來也對,岳飛此刻對於整個大宋,天下百姓誰人都關切,若是輕易任由“同黨”輕易救走,朝廷的威嚴何在?罡勁在體內運轉,雙拳緊握,猶如炒豆爆竹般的脆響,准備大鬥一場,就差咫尺之遙,就能遂願,豈能輕言放棄!

   已做好最壞打算,一經打鬥,必然驚動整個大理寺,驚動朝廷前來救援守護,將自己視為匪寇就地正法,什麼最壞、最糟糕、最慘凄的下場都在腦海中運轉一遍,但李吟風自己絕不感到有一絲愧悔,能與岳飛這樣天下敬仰、義薄雲天的英雄共赴難,也算是應驗了當年結義時的誓言,夫復何求!

   “閣下可是來解救岳元帥的?”這獄卒不是明知故問嗎?李吟風不過也沒什麼不敢承認,抱著必死之心前來,非遂願就是將性命留在這裡,能死在岳飛前面,一生無憾。

   “不錯,我不但是為個人兄弟之情,更是為黎民蒼生前來救我們的大英雄,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並非我不識時務,存心與天下為敵,而是事在人為,我隗葳也最是敬仰為國為民的英雄,所以……”

   “隗葳?好名字,我李吟風記住了,識時務為俊傑,望英雄切勿與奸邪之輩同流合污,加害忠良。”李吟風義正言辭地勸道。

   “我不過小小的獄卒,若是放你進去,將朝廷重犯帶走,個人小命不保倒是小事,牽連整個大理寺的數千上萬條無辜性命,罪孽深重,難道英雄忍心,因你一人之快,而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嗎?”

   “你說怎辦?”李吟風心急如火,卻又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反而怒火難泄地大聲反問。

Advertising

   “越是衝動就越容亂套,朝廷已下令於除夕夜不留元帥性命,所以任何人休想進到牢獄之內,將其救走,不但受到朝廷追究,更會令天下更加動蕩,念在天下蒼生份上,英雄只可進去見元帥最後一面,剩下的事全由隗葳一人承擔。”

   李吟風別無它法,總不能單憑一己之快,害了眼前這位有情有義之人的性命,看來唯有折中答應。

   一進到大理寺牢獄之中,沒想到的是岳飛正與楊沂中在敘談往事,感嘆殺敵之時的酣暢痛快,英雄豪氣盡展襟懷,李吟風悄聲潛入牢獄之內,居然義父那邊也未能勸天子放過岳飛一命,自己唯有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救自己這位忠心不二、義薄雲天的大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